close

台灣教育制度#情境劇  (食尚玩家)

1.飯後水果 2.安全導覽 3.外國人打招呼#巨匠美語你花多少時間完成??

WTO姐妹會(莎莎)主持人

#印度 #美國 #佛教 #基督教 #牧師 #聖經 #平安

#慈濟宮 #長老教會 #平安夜 #感恩節 #母親節 #父親節

想過,台灣人日子不如歐洲人的真正原因?

怪罪體制很容易,但你是??2018

    TWP  台灣人的生活,就是短短的工時,高收入,充滿大自然,美感,設計的環境,四處都有舒服宜人的休閒活動,完善的社會福利

(這裡大學生都可以申請房租跟交通補貼,甚至全額給付),以及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氛圍。

白天風和日麗,躺在草地上野餐聊天喝啤酒,開小艇遊運河,然後下午 5 點過後就沒有人在工作了,幾乎所有店都關門,晚上大家會去氣氛很棒的 Bar 或 Club 喝酒 Party,享受跟朋友歡慶的時光,然後隔天又是美好的一天。老實說,他們的生活品質,真的比台灣好很多,生活很享受

      也難怪很多交換生都想留下來。開個 Food Truck 賣烤肉串還可以環遊世界;覺得大家騎的腳踏車很醜,自己設計找工廠製造,就能開始一個品牌了啊;有試過在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種田生活嗎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但真的與他們相處後,我並不覺得他們比台灣人聰明,或是有什麼真的不得了的地方。

那問題來了:全球化的市場裡,全世界的產品服務都一同競爭.......

          到底是什麼差別讓歐州人比起台灣人,能有那麼高的收入,或是說,那麼好的生活?我們對人生的熱情跟創造力一點一點被消磨。

為什麼台灣人辛勞的工作,卻住在擁擠的公寓然後月領 22K,歐洲人每天只工作幾小時,卻天天都像在度假一樣?

      學生面對的不是一條 set 好的路,我們高中畢業時,來到的是一個出口,出口之外沒有任何既定的道路,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廣大世界。

大多數台灣學生的人生:大考高分,進名校,拚履歷,找好工作,賺大錢,買車買房,沒了。很恐怖的是,當所有人都在忙著做同樣的事的時候,你也會有一個壓力要趕快一起做,深怕被同儕們拋在後頭。這些考卷上的東西?如果他喜歡拍電影呢?寫散文?設計服裝?或是喜歡打鼓?跳舞?

   1.心理學說這叫「從眾效應」: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行為,在不知不覺中,都是因為受到周遭眾人的影響才做的,小如捷運上大家都滑手機,你也會跟著掏出手機滑;大如身邊的人都想上台大,所以我想上屏大;同學們都要考研究所,那我也拿個碩士學位;大家都覺得有車有房是成功,所以我以此為目標。

我得說,以我在交換到目前為止的經歷.....經濟系四年級,同時雙主修哲學系交換一年在歐洲生活常有一些心得,時不時會寫下來透過 Facebook 分享

原創設計,不是代工,而這正是台灣跟歐洲產業結構最大的不同,連自己想要的生活都不敢追求的人,怎麼會有辦法設計出別人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呢?

然後你能讀到這篇文章,不就代表這裡....我覺得要罵就罵自己吧!

至少還是個開放自由的環境嗎?

(1)在做事效率(what)

(2)做事方法(how)上來看,台灣學生完全不比歐州學生差。

但是,最重要的一點,為1.什麼做事(why)

3.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事

4.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,他們比台灣人正確得多。

切回主題

我看到台灣學生和歐洲學生的差別是,歐洲學生有對自己人生的正確態度

        最後以最近讀到的,古羅馬哲學家 Seneca 的一小篇節錄作結,關於人生該怎麼活,我覺得講得很好:「Someone who sets sail in a ship and is carried this way and that by stormy winds hasn't been on a voyage. He's just been tossed about a lot. So it is with life. Being out of control, drifting through events without finding time for experiences that are most valuable and meaningful,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uly living.」

希望我們都能有不隨風漂流的力量和勇氣,共勉之。【特曼&玄觴】《隔煙水》

https://youtu.be/SgfNS9MlUE4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二次方程次S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